合肥市投资促进局
生物医药产业是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与新药研发生产、疾病诊断防治和治疗相结合形成的产业。从产业细分领域来看,包括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生物技术药物、中成药、新型疫苗、生物分离介质与药用辅料、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服务等。
伴随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突破,基因检测、远程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全球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全球研制中的生物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日本制定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将45%的研究开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新加坡制定了“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62家,其中76%集中在欧美,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仅占全球的3%左右。
从国内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快节奏生活对中青年健康影响加重,心血管、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不断增多,患者基数的增加为生物药发展提供动力。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可担负生物治疗费用的消费人群基数提高,对防病的重视带来新型疫苗的需求等,都将提升生物药的市场份额。2017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为38984亿元。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推动下,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51737亿元。上海、浙江、广州、深圳、成都、青岛、苏州等地较早建立起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拥有较多的跨国企业、知名研发机构和国内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合肥市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攀升,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6年开始建设的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目前拥有企业2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2017年基地完成产值131.2亿元,完成税收13.8亿元,形成了以安科生物、智飞龙科马、同路生物、立方制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合肥未来将重点围绕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等关键问题,综合应用组学、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先进生物技术,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抗体药等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国内*流的生命健康产业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一)《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6〕2665号),进一步夯实生物产业创新基础,促进现代生物技术更多惠及民生,着力打造生物经济新动能。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国办发〔2018〕20号),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8〕58号),为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施健康安徽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办〔2018〕1号),创新发展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药物研发、中游的药品生产制造和下游的药物流通。上游原材料包括化工原料制造、药材种植、生物制品,研发及服务外包的主要参与者有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和研发外包服务提供商;中游生产制造包括化学药原料药和制剂、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制造;下游流通环节包括医院、疾控中心、分销商和患者。
1、中科院系统: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
2、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整形外科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医学信息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输血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循环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血液学研究所、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经民政部批准设立,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由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影响的医药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型公司,以及合同研究组织(CRO)、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和广大医药经营管理工作者、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2、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经民政部登记注册,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协会的宗旨是推动医药企业管理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依法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组织,会员单位四百余家,下设的27个专业委员会/分会,聚集了一批活跃在医药生物技术各领域的一线管理者、企业家和专家队伍。
4、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经民政部批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创新为目标的涵盖药物研发、生产、使用、投资以及资本市场的全链条组织构架,并作为国际药品制造商协会联合会(IFPMA)的成员拓展国际交流渠道。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