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工作动态传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央视新闻频道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我市包河区大圩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9月12日上午10-12点,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第20期《村美业兴百姓富》,走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磨滩村,以现场直播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瓜果种植、乡村旅游等情况。
安徽合肥包河区磨滩村紧邻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也是当地有名的水果种植基地,这几天村里的无花果成熟上市了。近些年,当地通过物联网技术,使用水肥一体系统,精准控制化肥使用量,提高瓜果品质,降低种植成本,也大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依托环巢湖生态治理,村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包河区成立了乡村振兴服务公司,帮助村里打造了集文化体验、都市农业、主题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民宿群。群众增收渠道也更多元了,增加了土地流转、宅基地入股分红、民宿打工工资等稳定收入,年人均收入5.8万余元。
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项目计划工期700日历天,项目位于淮南北路东侧,魏武路南侧,丰乐湖西侧,占地约45.16亩,总建筑面积约95092平方米,其中包括:总部研发楼 16150.28 ㎡;城市展览馆 8450.24 ㎡;创新研究院 17566.23 ㎡;实验楼 9470.95 ㎡。地下建筑面积 43454.89 ㎡。
2020年4月22日,合肥“智慧农业谷”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牵头,驻肥及国内相关高校院所参与,共同谋划建设的合肥“智慧农业谷”项目正式落户长丰。“智慧农业谷”建设主要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学科与合肥市产业政策优势,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合肥“智慧农业谷”,主要建设内容为“一院一园一基地”,即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智慧农业装备与技术产业园、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自成立以来,短短一年时间,智慧农业谷已吸引153名科研人员入驻,其中87位博士。通过2-3年的继续努力,将有望建设成为我国农业人工智能人才、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带动一批智慧农业高科技企业落户合肥、落户长丰。(摘自幸福长丰)
9月14日上午,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易述远带领局渔业渔政处、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一行,赴肥西县三河镇开展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项目调研,肥西县农业农村局、三河镇人民政府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