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合肥政协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创新”
合肥市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与上海、北京共同获批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内*早关注、率先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城市,具有独特优势。为推动合肥市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根据《2019年度重
合肥市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与上海、北京共同获批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内*早关注、率先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城市,具有独特优势。为推动合肥市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根据《2019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安排》,今年4月至6月上旬,合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专题调研组,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开展深入调研。
“我们合肥在制造业和人工智能领域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二者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不足。”市政协委员于振中在调研中表示。作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基地的总经理,他在这方面感触尤其深刻。合肥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TOP10城市,同时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类脑智能等关键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成果,但是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不高,制约了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同时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关键领域融合发展也缺乏代表性示范应用。
市政协委员王向阳则注意到,在合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缺少顶层设计,结合程度也不强,同时还面临着既懂人工智能,又了解卫生健康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的情况。而市政协委员游浩方则将目光投向了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上。他通过调研发现,合肥市存在着人工智能产业方向单一、关键基础设施能力欠缺、规模化应用水平不高、大数据的支撑作用尚未凸显、尖端人才缺乏等不足。
针对顶层设计,调研组提出要完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引领突破数据壁垒,培育开源生态体系,利用大量、优质的细分应用场景数据实现算法迭代。同时要拓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选择合肥市具有产业优势或者资源优势的细分领域,加快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程,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及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产业体系建设,则建议加强区域合作,依托合肥独特优势,在G60科创走廊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讲好合肥故事,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特色人工智能产业结构。此外,调研组还在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不断集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市政协主席韩冰表示,要继续强化政策支持,着力培育领军企业,不断聚集高端人才,大力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市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聚焦党政中心工作,持续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献计出力。
合肥市副市长王文松表示,合肥市政协相关建议站位高远、立足实际、研究深入,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吸纳。“下一步,市政府将通过健全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有机协同产业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措施,更加有力推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奠定坚实的基础。”(何融)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