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特大城市合肥城区人口突破650万人

admin8个月前 (09-16)未命名116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近日,超大特大城市名单更新,合肥“升级了”!

  合肥晋升特大城市,能级提升带来益处

  近日,超大特大城市名单有了新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

  其中,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650.4万,迈过了500万人的门槛,成为特大城市,这就是毋庸置疑的霸都实力。

  自此500-1000万人区间的特大城市扩容到9座,分别为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和苏州。

  于合肥而言,在成为特大城市后,不仅仅是在城市规模上更上一层楼,整个城市的发展也必将进入全新阶段!

  以城中村改造举例,国家正大力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今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定调: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合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计划要用三年的时间将市区内剩余的104个城中村全部更新完毕,涉及2.6万户,9万多人,加快城市更新发展前进的步伐。

  除此之外,另一明显好处,便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得到的支持力度更大。

  近年来地铁审批门槛全面收紧,要求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300万以上。此后又要求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

  合肥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后,对于轨道交通的顺利申报批复会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同时,是否为超大特大城市,还关系到都市圈的建设资格。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很明显,合肥已经拿到了建设都市圈的“入围门票”,这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腾飞有重大助力。

  前三季度GDP居全国城市第19位

  文字可以看出合肥近年来在“强手如林”的发展竞争中表现可观,数据更能直接展示其亮眼表现,下面我们来看下GDP这个硬核衡量指标。

  2023年合肥前三季度GDP总量为9218.6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9位,较去年同期前移两位,创下历史同期蕞好成绩,呈现“总量可观,增速亮眼”的特点。前三季度合肥GDP同比增长6.1%,居长三角8个万亿城市首位。

  与长三角一众万亿城市“同台竞技”,并以6.1%的增速暂时领先。这展现了合肥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正在蓬勃向上发展的迅猛势头,是一名后起之秀向先行城市的自觉对标。

  那么宏观数据背后的民生情况怎么样?物价、就业、收入,这些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大事。

  前段时间合肥出台了包含高校毕业生安置保障、优惠购买人才公寓等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等人才补贴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为民利企护航发展又推出了12项举措,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稳定物价,扎扎实实地推动各项等等红利和福利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合肥在稳步推进GDP增长,保障民生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创新硬实力。

  就在昨日,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在线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带来了全球领先的科研城市及都市圈蕞新名单。名单显示,合肥位居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第13位,此次蕞新排名较去年上升3位。

  这代表着合肥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效明显,持续获得官方认证。

  合肥的进击史离不开三个重要节点:2008年投资京东方、2016年投资长鑫存储、2020年引进蔚来,以投带引,实现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长达20年的时间,合肥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一砖一瓦垒砌产业大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异军突起。

  不仅如此,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影响着这座城的发展,53年前合肥力排万难邀请中科大落户,随之而来的是,“祖冲之”“九章”“墨子号实验卫星”“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规划以“一心、一谷、一镇、三区”为重点,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一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

  一镇:金融小镇以滨湖金融区、高新区基金集聚区等为主载体,打造“科创+产业+金融”生态圈。

  三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际交流和成果展示区、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区

  坚持全域创新理念,远期形成“一城两廊”格局。

  一城:全面提升创新功能和宜居品质,建成滨湖科学城;

  两廊:深度融入G60科技创新走廊与沪宁合产业创新走廊 ,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重点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

  一次次前瞻布局、一次次抓紧机遇,合肥站在随时重新洗牌的时代风口上,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把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成为特大城市只是腾飞路程上的一小步,我们可以对她报以12分的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0551cf.com/index.php/post/642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