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芯”动态
集微网消息,8月27日,第三届集微政策峰会在厦门海沧举行。为了给参会企业和园区提供一个全面展示的平台,本届峰会首次设立了特色展区,合肥高新区展台格外让人瞩目。
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安徽省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19年基地实现产值284亿元。目前,合肥高新区已形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高端产业集群,拥有科大讯飞、华米科技、联发科技、新思科技、arm、新华三等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企业。
截至2019年底,合肥高新区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95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区内现有设计类企业146家、制造类企业1家、封装测试类企业9家、设备材料类26家、其他类企业13家。
产业集群的迅速聚集,离不开政策扶持和引导。早在2013年,合肥高新区就在合肥市率先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坚持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进行培育,通过构建生态圈、创新产业链。
经过7年发展,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初步形成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以及公共服务、半导体配套产业园、人才培养等半导体全产业链格局。
在设计方面,合肥高新区拥有台湾联发科、台湾群联、敦泰科技、矽创电子、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arm、中颖电子、杰发科技、龙芯、寒武纪、安努奇等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
在封装测试方面,矽迈微电子已建成投产,富满电子、台湾华证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纷纷落户合肥高新区。
在设备材料方面,合肥高新区引进美国福尼克斯光罩、日本爱发科等一批重点企业。
在设备方面,合肥高新区培育和引进了芯碁微装、安徽大华、知常光电等专用设备企业。
近年来,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合肥高新区在政策和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加码。
2018年8月,合肥高新区出台《合肥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国内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合肥高新区设立独立法人企业或研发机构,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集成电路企业,按实际到位资金的5%给予补贴,*高不超过500万元。”
同时,合肥高新区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批全国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开展校企人才合作培养。
企业的争相落户除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外,园区营商环境也是吸引企业投资落户的关键所在。
这些年,合肥高新区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不断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重点围绕政务服务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实施投资环境提升攻坚行动。
日前,合肥高新区营商环境“领跑计划”正式对外发布。据悉,该“领跑计划”紧扣建设“世界*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目标,对标长三角*流园区营商环境建设经验,构筑和强化营商环境比较优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下半年,围绕世界*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合肥高新区将多点发力,为全市实现“全年过万亿”目标、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贡献高新力量。
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合肥高新区将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稳步推进量子国家实验室、中科大高新园区、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战略性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名校名所名企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开展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持续打造“爆品企业、爆品产业”。(校对/团团)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