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合肥高新区打造国际化“人才之家”

admin8个月前 (09-16)未命名88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继去年合肥成为“黑马”首入榜单以来,今年合肥再度成为第三名探花。有何举措让国际友人青睐?有何政策让高端人才宾至如归、安家落户、创业就业?4月17日,跟随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采访团,记者来到了合肥高新区“窥一斑而知全豹”。

  4月17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二期G3楼的国际人才城。合肥国际人才城管理办公室主任朱珩介绍,国际人才城功能定位为,汇聚各项软硬件设施**流的人才聚集平台,打造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备的国际人才社区,创立创新生态环境资源*优越的创新产业基地,旨在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务、创业项目孵化、人才成果展示、资源共享交流于一体,融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成为华东地区*流的国际化“人才之家”。

  记者看到,在人才城核心服务区内,一层主要打造人才工作展厅,主要展示人才工作发展历程、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和人才创新成果等重点内容。二层主要打造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设有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和户籍办理、人才分类认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重点人才项目申报、创新创业政策咨询等业务窗口和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区,同时设置休闲共享书吧和水吧,为来访高层次人才提供休闲和阅读服务。三层主要打造人才资源集聚平台,设有报告厅、项目路演厅、培训中心、会议室、众创空间等设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和市场化人才服务。

  新华学院陈业慧老师咨询申报合肥市高层次D类人才相关政策

  当天,来自新华学院的陈业慧老师正在咨询合肥市高层次D类人才的申报事宜。据介绍,申报成功后她将在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相关政策。为更好地服务高端人群,国际人才城还建有 “合肥国际人才网”,通过整合合肥市人才综合信息资源,建立人才工作官方宣传门户,*一时间发布人才权威资讯,高效对接各层次人才发展需求。此外,网站建有特色人才服务专区,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地图查询、创新创业资源智能匹配、人才政策智能检索、基于移动端的互动交流等服务。

  合肥高新区大力发展新经济,围绕信息、健康、能源等领域加强前瞻部署,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三年来,合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全区工商注册企业数从13705家增加到280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603家增加到1025家;上市企业2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全市一半;省级以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69个,各类科技孵化平台91个,约占全市70%以上。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解读,正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带来人才成长的机遇,成为吸引高端人才来高新区创业就业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创新型产业领域,吸纳很多高科技人才的加盟。

  据介绍,合肥高新区落实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三重一创”建设,建设了安徽省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市级战新基地,积极谋划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培育了“中国声谷”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精准医疗、量子通信、石墨烯新材料等9个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推动量子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语音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长,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40%以上;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超40%。

  合肥高新区等高对标*流园区,积极探索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努力发挥引领、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记者感受到体制机制变革带来的“筑巢引凤”效应。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副院长黄叙新介绍说,为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合肥市自主创新与转型发展,合肥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决定成立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双方分别委托合肥产投集团、合肥中科研究院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推进项目成果的转移、落地。

  在企业筹建期,通过专利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现金出资等方式对科技成果进行引导性投资,同时鼓励团队成员以现金参股,既提升科研人员的创业积极性,又增强社会资本和市场的认同度与信心。

  探索建立成果转化处置方式与激励机制。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授予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加强职务发明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科研团队在转化过程中所得的奖励不低于总收益的70%。

  探索实施市场化薪酬制度。支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委派的管理人员与市场化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同岗同酬,采用市场化薪酬制度,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因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市场化薪酬制度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创新院被列入“全创改”全省11个试点单位之一。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创新院作为典型案例入选。

  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合肥高新区在金融、政务、配套等各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让其无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通过设立“人才基金”、青创引导资金、发放“合创券”,贴息“创新贷”“政保贷”,打造“合创汇”“未来汇”创新型融资平台等系列举措,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融资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10亿元,有效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助推了华米科技、科大国盾等一批科技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完善基础生活配套,建成创新公寓等人才配套用房近8000套,在建高端人才公寓600套,每年财政安排2-3亿元政策资金,向新入区的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发放安居补贴;加快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项目,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安居乐业的“关键小事”。

  截至目前,高新区集聚各类人才(大专以上)25万余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23人,各类人才项目入选比例占全市的42%、全省的五分之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人才要素供给、优化养人环境,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为高新区建设世界*流高科技园区,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作出新的贡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安徽创新馆4月24日开馆 由三栋独立场馆组成

  3月合肥CPI同比上涨2.9% 涨幅环比微降

  A股股民首次突破1.5亿 加杠杆炒股者人数增多

  蚌埠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梳理问题线人

  合肥恢复BRT1号线全时段通行徽州大道公交专用道

  7月3日泗县新增阳性病例234例

  7月3日泗县新增阳性病例234例

  人生赢家! 安医大一博士生带双胞胎儿子领*********

  受台风“暹芭”影响 未来几天安徽降水比较多

  泗县通告:疫情防控实行“三长”管理制度

  泗县通报新增确诊病例60例、无症状感染者228例情况

  事关疫情防控!合肥7月3日早间快报

  市民山区旅游后莫名发烧 原来是感染了Q热

  安徽“00后”大学生的毕业季:每一个梦想和选择都得尊重

  安庆拟命名延乔小学、延乔中学和延乔青年广场

  安徽省合肥市潜山路1469号安徽报业大厦11楼

  未经新安晚报、安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举报电话

  本网站法律顾问:天禾律师事务所 陈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0551cf.com/index.php/post/4611.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