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全球及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解析(下)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
其中,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速*快,2017年同比增长28.5%,销售额达到1448.1亿元;
设计业和封测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6.1%和20.8%,销售额分别为2073.5亿元和1889.7亿元。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设计业和制造业的收入占比明显上升。
而封装测试的收入比重则由2011年50.5%的巅峰降到目前的34.9%。
企业数量2017年全国共有约1380家设计企业,比去年的1362家多了18家,总体变化率不大。相较于2016年的大增600多家的情况,2017年企业数量基本持平就反映出这个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回归理性。
销售收入2017年全行业销售预计为1945.98亿元,比2016年1518.52亿元增长28.15%。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6.65的兑换率,全年销售达到292.63亿美元,在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业所占比重将再次大幅提高。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深圳依然是全国设计业规模*大的城市,销售额达到579.19亿元,较第二名上海的376.91亿元高出200多亿元。
在设计业增速*高的十大城市中,西安、合肥、珠海、厦门和南京分别以114.57%、83.83%、66.67%、52.38%和47.06%的增速位列前五。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2017年十大设计企业的销售总和达到893.15亿元,增幅为28.35%,与产业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十大设计企业中有2家为新晋企业,除了一个企业出现回调外其它企业都录得2位数增长,增长*高的达到89.47%。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以381.50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我国半导体设计企业首位;清华紫光展锐、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和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列前五。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难度大,资本投入高,起步也、较晚,技术水平相比国际水平落后两代以上。从2011年开始,集成电路制造在三大产业中销售额就一直*低,但随着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公布,以及大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投向制造领域,自2014年以来,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 2017全年销售额达到1448.6亿元,同比增长28.5%,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中,也包含了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海力士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季度统计报表及各地方协会统计数据评选出的“2017年中国半导体制造十大企业”名单。2017年,三星(中国)半导体的表现*为亮眼,2017 年的销售额高达 274.4亿元,排名*一;而中芯国际 2017 年的销售额也高达 201.5 亿元,排名第二;而其余上榜企业中,只有排名第三和第四的 SK 海力士、英特尔半导体(大连)销售额超过了 100 亿元,分别为 130.6亿元和 121.5 亿元。其中,只有排名第九的武汉新芯是新入榜企业。
我国半导体制造行业相较于国际巨头仍较为薄弱。中国本土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仍需更大的投入和更快的发展。
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中,封装测试行业虽不像设计和芯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那样抢眼,但也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本土封装测试企业的快速成长以及国外半导体公司向国内大举转移封装测试能力,中国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充满生机。
2008-2016 年,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行业销售收入呈波动性增长,2016 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64.3 亿元。而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新统计显示,2017 年国内集成电路封测业同比增长20.8%,规模达到1889.2 亿元。
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国内十大集成电路封测企业”的榜单中可以看到,排名*一的是江苏新潮科技,2017 年的销售额高达 242.6 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南通华达微电子,2017 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 198.8 亿元。其余上榜企业依次是天水华天电子、威讯联合半导体、恩智浦、英特尔产品(成都)、安靠、海太半导体、上海凯虹科技、晟碟半导体。值得一提的是,与2016 年的十大封测企业相比,2017年并无变化。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在通信、智能卡、计算机、多媒体、导航、模拟、功率和消费电子等8个领域中,有5个领域的企业数量增加,3个领域的企业数量下降,从事通信芯片设计的企业从2016年的241家增加到266家,对应的销售总和提升了30.7%,达到899.74亿元;智能卡企业从上年的69家,减少到62家,销售总和上升了5.68%,达到139.15亿元;从事计算机芯片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07家减少到85家,但销售提升了13.99%,达到128.28亿元。
尽管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引擎,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自身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国内集成电路产能全球占比仅为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正因为此,我国集成电路大量依靠进口。我国对高端芯片的依赖逐年扩大。
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3770亿块,同比增长10.1%,进口金额26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2017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2043.5亿块,同比增长13.1%,出口金额668.8亿美元,同比增长9.8%。
据海关*新统计,2017年集成电路迚口价值为2601亿美元,而2017年原油进口1623亿美元,远远低于进口芯片价值。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进高于原油。由此产生的贸易逆差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93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6%。
此外,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为12.46万亿元,也就是说集成电路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高达14.1%。
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关系着我国的信息安全,是提高国家核心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又是一个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非常高的行业。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遵循着摩尔定律,IC制造行业每两年左右就要实现一次技术制程上的提升,技术更新速度特别快;IC设计、封测、设备和材料等行业则需要迚行同步发展。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集成电路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生产线的维护不更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在市场需求的牵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从2014年开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迅速增长。
集成电路企业的上市融资、收幵购活动显著增多。201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71.43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在2013年达到巅峰68%之后持续下降。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