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沛顿年底投产 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链之“花”将再开一朵

admin8个月前 (09-16)未命名94

  大约再过20天,沛顿存储先进封测与模组制造项目一期厂房内,将涌入各类设备,以保障一期在12月投产。可很多人不知道,去年10月,这个项目才开工。如今,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合肥市战新产业加快发展的一个“排头兵”。未来,合肥将形成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金秋时节,在合肥经开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沛顿存储先进封测与模组制造项目一期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装修洁净室。10月中旬,全自动研磨贴片一体机、高速测试机、老化测试机、自动贴片机等设备将陆续进场。

  沛顿存储先进封测与模组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占地约178亩,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以及模组制造业务,是集成电路产业链配套项目。其中,一期总投资30.7亿元。

  该项目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期项目去年10月开工,计划今年12月正式投产。一期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封测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颗粒57600万颗、年封装NAND FLASH(flash存储器的一种)3840万颗、年产内存模组3000万条的生产能力,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27.3亿元。

  相关人士表示,项目达产之后,有利于打破国内存储器领域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和技术壁垒,加速存储器国产化替代进程,提升国产存储器芯片的产业规模。

  沛顿存储先进封测与模组制造项目从开工到设备安装,仅仅耗时一年,从一个侧面也展现了“合肥速度”,是合肥市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的,是合肥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和毅力。

  合肥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合肥市围绕“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前,初步完成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快、成效*显著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来,合肥市已经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为集成电路产业全国重点发展城市,获批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和国家首批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今年7月,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拥有企业306家,聚集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2020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产值同比增长17.6%。今年一季度,产值增速约为51.9%。”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的同时,产业链条在合肥也不断完善。目前,合肥已经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之一,集聚了晶合集成、通富微电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其中,制造领域拥有富芯微等3家领军企业,晶合晶圆实现手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市场占有率全球*一;设计领域集聚了联发科技等近200家企业,杰发科技车规级MCU芯片实现国产突破;封装测试领域汇聚了奕斯伟等20余家企业,通富微电高端封测产能全面提升;设备材料领域聚集了江丰电子等超50家企业,芯碁微装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更是打破国外垄断。

  近年来,围绕加快发展驱动、存储、电源管理等特色芯片,合肥市打造了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4个特色芯片产业板块,并分别在高新区(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经开区(存储、装备)、新站高新区(显示驱动、材料)形成产业集聚。

  围绕“卡脖子”领域,合肥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2020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企业新增授权专利1665件,总数达5277件,同比增长了46%。随之而来的就是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比如,长鑫存储DRAM芯片打破国际垄断;中电科38所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组刷新世界纪录;云塔科技发布国内首颗5G滤波器芯片;君正科技T02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国际先进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合肥市将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步伐,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在做大做强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特色芯片的基础上,聚焦高端通用芯片、材料和装备、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开展布局。

  当前,合肥市正在编制《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同时,聚焦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编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碳化硅、氮化镓等项目布局,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

  “今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推进重点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2744.8亿元。”相关负责人透露,合肥市将重点推动29个续建和计划开工项目尽快建成、早日投产;争取扇出型封装等36个储备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设。

  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储备项目加快谋划的同时,合肥市还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依托晶合集成等龙头企业及合肥市半导体协会等平台,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比如在设计环节,力争引进英伟达等一批国内外*流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在装备环节,重点洽谈中微半导体等龙头企业,积极补齐产业链短板;在材料环节,围绕专用光刻胶等核心领域,积极招引陶氏化学等领军企业,全面夯实产业链基础。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合肥集成电路产业该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水平?相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合肥市一方面将鼓励芯碁微曝光机等加快国产替代进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同时,支持晶合集成等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工艺、技术研发,争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加快建设合肥微电子研究院、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形成芯片开发、人才培养和后端服务能力。

  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支撑。为此,合肥市还将持续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加快人才支持政策兑现;并支持中国科大、合工大、安大等本地高校培养微电子领域人才,积极发挥中国科大先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作用,联合企业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微电子专业人才。

  合肥有集成电路产业,但合肥也不仅仅有集成电路产业。如今的合肥,战新产业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这背后也暗藏着一座城市推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决心。

  合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钱文表示,近年来,合肥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聚焦“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推动战新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区域竞争的新标杆。

  2020年,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6.4%,引领带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强,并首次跻身全国城市二十强。

  钱文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9.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7.4%,再创历史新高。”力争2025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接下来,合肥市将坚持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深入实施“2833”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2~3个地标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0551cf.com/index.php/post/3432.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