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榜样】巢湖市委*张红军:致力产业新 百姓富 巢湖美

admin8个月前 (09-16)未命名75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好的名片”。

  位于巢湖之滨的巢湖市,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持巢湖生态环境长期稳定良好?“我们一方面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另一方面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巢湖打造成‘合肥*好的名片’,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平衡发展”。面对这个看似两难的问题,巢湖市委*张红军响亮地给出这样的回答。

  7月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在位于巢湖市黄麓镇的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战高温、斗酷暑,加紧完成生活地块和工业地块项目*后的扫尾工作。紧邻施工区域的CCM生产线无尘车间内,一块块摄像头模组正组装下线。“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1亿元,是巢湖市引进的首个超百亿元工业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利税约12亿元,解决就业约20000人。项目从2020年9月26日开工到今年4月30日CCM生产线正式亮灯,创造了全国电子信息同类厂房*快施工速度。”张红军自豪地说。

  惊人的建设速度离不开地方的高效服务,动力来源于巢湖市对加快发展的渴望与决心。“巢湖市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的发展势头。但与合肥市兄弟县区相比,发展不快、体量不大、结构不优,综合实力相对较弱。”2019年4月,张红军上任巢湖市市长时,这样的经济发展现状就摆在他面前。

  面对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张红军上任伊始就紧盯财政税收、纳税企业数、招商引资到位数等指标,坚持“稳存量、抓增量”,千方百计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欧菲光、云海镁业、皖维高新、宝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同时,张红军深入部门、企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深层次了解制约巢湖改革发展的瓶颈掣肘,在此基础上,他牵头制定了巢湖市重点项目和经济运行调度等“五项机制”,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深入企业了解真实情况,每周至少跑一次项目建设工地,推动行政审批流程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成本不断降低,努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用心办好“围墙外”的事,让企业安心做好“围墙内”的事。

  今年以来,担任巢湖市委*的张红军,牢记发展*一要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确立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组织制定《巢湖市“工业立市”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了实施六大产业“链长制”“群长制”,力争到2023年末工业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实现倍增。“我们将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鲜明导向,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围绕合肥市‘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主导产业,依托欧菲光、云海镁业、皖维高新、宝武等龙头企业,突出环保、安全、税收、能耗四个‘关键词’,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不断提升巢湖发展实力、活力、竞争力。”张红军说。

  工业经济的大突破,带来的是县域经济的大提速、大跨越。2020年,巢湖市地区生产总值(含安巢经开区)498.3亿元、位列全省第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均位列合肥县市区*一;跻身“2019安徽县域综合竞争力三十强榜单”第4位、“2020中国综合投资热力百佳县市”第26位,蝉联全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投资潜力3个“百强县(市)”。2021年1至6月份,新增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其中5亿元以上7个;新增签约战新产业类项目12个;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5%,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位列合肥县市区*一位。

  盛夏时节,位于巢湖市黄麓镇的花塘河湿地水草丰茂、荷叶田田、绿树成荫,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鹭鸟、黑水鸡等水鸟在此“安家”,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乐园”。花塘河湿地是正在建设中的巢湖半岛国家级湿地公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柘皋河、槐林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正加快推进中,即将迎来国家、省级验收。这三大湿地公园总面积约2.5万亩,需修复面积约1.35万亩。截至目前,累计投入3.48亿元,修复湿地面积约1.1亩。沿湖而行,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草茵茵,一幅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生态环境是巢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把巢湖这张合肥‘*好的名片’擦得更亮。”张红军说。近年来,巢湖市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打好环保问题整改歼灭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绿盾”行动及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巢湖“十年禁渔”,总投资近百亿元的环巢湖治理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20.34亿元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建设。巢湖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连续七年合肥市*一,获省政府和国务院通报表彰; “河湖长制”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双桥河成为合肥市*一省级示范河湖。

  巢湖市依湖而生、因湖得名,约60%的巢湖水面位于巢湖市境内。多年来,巢湖市长期依赖巢湖*一水源,城市供水饱受湖区蓝藻侵袭,同时境内乡镇均位于湖边或圩区、岗地,主要利用港汊和小型水库蓄水,缺乏量丰质优的可靠水源;乡镇供水积累或遗留问题较多,水厂之前均由私人投资或乡镇政府招商引资引入,规模小、基础差、经营不规范、运行成本高,普遍存在水质不稳、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等问题,市民长期受水质差、水量少、水压低、水价高等困扰。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为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让巢湖人民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就是我们当前必须抓、必须抓好的大事。”张红军说。为彻底解决多年来困扰巢湖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巢湖市于2018年谋划启动长江供水工程,项目设计取水规模48万吨/日,其中巢湖市38万吨/日、含山县10万吨/日,总投资约23亿元,输水线月,巢湖市政府正式成立工程项目指挥部,张红军任指挥长,从17个承担主要工作任务的市直部门抽调25名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实行指挥长周调度、副指挥长双日调度机制,上百次协调国家、省、合肥市、马鞍山市等上级有关部门以及和县、含山县相关单位,召开专题调度会30余次,亲自勘查马鞍山市和县、含山县、巢湖境内涉及区域管网铺设路由,步行约35公里,优化调整线处左右,节约工程造价约4000万元,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节约了半年时间,为后期征地拆迁工作减少了大量矛盾。

  目前,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获省水利厅批复,开工前审批流程已全部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体制改革,全面完成22家乡镇水厂清产核资和回购工作,委托市水业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充分利用长江优质可靠水源构筑骨干供水管网,统筹城乡供水总体布局,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全市人民喝上优质安全的长江水将不再是梦。(记者 汪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0551cf.com/index.php/post/2185.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