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内容

合肥应有合适的简称和别称

admin8个月前 (09-16)未命名100

  我国的城市,尤其是有一定历史的古城,大都有一个简称、别称,以反映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等特征。如上海简称“沪”或“申”,南京简称“宁”,山西太原古代为并州故简称“并”,安徽省的安庆简称“宜”,屯溪简称“昱”;昆明别称“春城”,海口别称“椰城”,哈尔滨别称“冰城”,等等。这些城市的简称、别称大多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也有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或媒体倡导而形成共识的。

  合肥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合肥的城市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合肥至今却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简称和别称,确实令人遗憾,且常发生些不尽如人意之事。比如,常在有客人来访合肥时的媒体报道中见到“来肥”、“抵肥”的字样,乍看很不顺眼;有时合肥又被简称“合”,如合肥至南京的高速公路被称为“合宁高速”,但“合”似乎没有多少内涵。

  鉴于此,笔者建议,合肥应有一个共同认可并使用的简称,譬如合肥历史上曾为庐州府城,可否简称为“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合肥的秋天,秋高气爽,蟹肥谷黄,丹桂飘香,美不胜收。合肥是否可以自豪地宣布自己的别称为“秋城”?同时,进一步丰富“秋”的含义,在合肥广种秋红的枫树,秋香的桂花,秋开的菊花……更可以创办每年一届的“合肥之秋”大型音乐会之类的文化活动等,逐步形成以“秋”为内容的特色城市。

  编后给合肥起个别称和简称!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提议。随着合肥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热爱合肥,关心合肥,已成为每一位“徽人”共同的心声。现居住在上海的安徽老乡叶时子,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原工作于安徽省委党校,后在上海金三元投资有限公司工作。叶先生曾在1984年12月2日通过本报发出倡议:希望重修包公墓。结果这一倡议引起极大反响,并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从而使合肥增添了一处游览胜地——包公墓景区。

  如今,尽管叶时子先生早已到上海工作,但他作为安徽人,依然真诚地关心着合肥。时值中秋、国节佳节前夕,叶先生思乡心切。几天前,叶先生再次给本报写信,提出给合肥起简称和别称的倡议,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此,广大读者有何看法?请您拿起笔或电话,给本报写信、打电话或发邮件,把您的高见告诉我们。(合肥晚报社记者部,邮编230001;电线@sina.com或zuozh@hfwb.com.cn。)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0551cf.com/index.php/post/180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