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宣布!合肥这次真的要爆发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刚刚国家宣布!合肥这次真的要爆发了!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
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要知道在我国,同等规模的国家战略级区域发展规划,只有“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以及“千年大计”雄安。
这次,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来说,无疑是重磅级消息!
12月6日至7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李强,市委副*、市长应勇率领的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安徽、江苏、浙江学习考察,共同谋划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文章。安徽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省委副*、省长李国英;江苏省委*娄勤俭,省委副*、省长吴政隆;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省委副*、省长袁家军分别出席两地座谈会。
我国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全国的近1/4。
国家公开宣布支持长三角发展,对合肥有什么好处?
合肥被国家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长三角的发展也将带动合肥的发展,资源要素进一步集中,发展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而且合肥还将被上海带着一起发展,未来的投资价值很高,发展潜力极大。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后,支持政策、改革试点、项目布局、营商环境会更加聚焦,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前景更加光明。一句话:好戏即将登场。
国家正式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将发布,显示九城市深化扩大开放、促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合肥、上海将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双城设施、人才共享交流,在共建创新载体、转移科技成果、联合科技攻关、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争创实效。
▲图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构建以沪宁杭合为核心基地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圈,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
合肥、上海市松江、杭州等九地市将加强在人才集聚、人才政策、人才的服务与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九城一张网”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来了!
这次将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共建共享
今后人才在G60科创走廊合肥等地企业之间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同步开通“一网通办”,今后,一张“网”联通九城市,企业办理异地相关证照不必再跨省市多跑一趟,在家门口就能直接申领。
合肥、上海等九地市共同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还举行了九地市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和园区共建项目签约。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基地项目。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市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分别签订深化产业园区发展合作项目。
▲图 / 九地市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和园区共建项目签约仪式
安徽与其他省市共建国家级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承接沪苏浙高端制造环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依托科大讯飞建立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实施“国际语言大互通计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项目,携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围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的零售业发展规划,助力传统零售产业全链路升级,打造格局特色的新零售商圈。
将形成跨城市跨部门集约化共享化区域信息资源体系,5G协同布局先行试用,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分步实施建网,到2020年全面覆盖长三角城市群。
包括合肥都市圈、市域、主城区的规划变动
意味着合肥将迎来新一轮城市大规划。
未来5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将超过1.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
未来五年,合肥市将投入超过20亿元吸纳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到2020年,安徽省将把合肥率先培育成市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此外,合肥强势迈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跻身长三角区域副中心城市,定位I型大城市,未来人口超1000万!
双凤国家级开发区、肥西桃花国家级开发区
推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促进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升级成为全球制造研发基地。
抢占量子信息、大数据、机器人、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打造全国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11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新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了“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合肥入选全球50强!
早在2012年和2013年,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中国自然出版指数》就对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城市按照论文质量标准,进行了基础研究实力排名。排名显示,合肥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京、沪两市。“二线的城市,*流的科研”。这是当时报告对合肥的一句简短评价。
合肥响应国家意志,为大国制造助力!
如今,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1块液晶屏出自京东方;每10部平板电脑,就有3块屏为京东方生产。合肥是全球*一拥有6代线代线三条高世代线的城市。
2018 年底*一个中国自主研发的 DRAM 芯片有望在合肥诞生。
合肥建投主导投资的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晶合集成”)已进入量产。5年内将使面板驱动芯片的国产化率提高到30%,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全靠进口的局面。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8)》正式发布,合肥被评为准世界城市,与澳门、郑州、哈尔滨同一方阵!
中国合肥正式入选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城市,将在全球率先启动建设,全球仅10个名额!
合肥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都让世界为之侧目:国之重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世界*一台量子计算机等。
2007年—2017年,10年时间合肥的经济增幅高达563.52%,当之无愧的全国*一!
据统计,20年间,合肥GDP增长37倍,增速全国*一!从1995年的第97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上升72个名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