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十年丨从“试验田”到“样板间”安徽首个跨区域合作园区的发展蝶变
央广网合肥8月12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韩喻 余经晓)2005年,合肥高新区和肥西县顺势而为、优势互补,共建了安徽省首个跨区域合作园区——柏堰科技园。如今,柏堰科技园应势而动、乘势而上,迈入了从产业园区向科技新城转变的新阶段,成为全省首家且*一一家达到收支平衡、收益分享的合作园区,实现了从“试验田”到“样板间”的蝶变,交出了一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答卷。
园区柏堰湖周边正在迎来新面貌(央广网发 合肥高新区供图)
2005年,柏堰科技园通过建立前瞻性的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合作机制,持续发挥区县各自优势,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劲头和勇往直前的势头,奋力开新局,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双双跑出了“加速度”。
2006年,园区*一条道路开工建设,拉开了大建设序幕;同年,格力电器合肥生产基地破土动工;一年后,随着合肥美的工业园建成投产,家电行业两大巨头聚首园区。2009年,园区规上企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了2011年,“百亿”变成了“四百亿”。从2005年到2011年,柏堰科技园用短短几年时间,厚积薄发,用一个又一个“*一”和“突破”不断刷新纪录,展示了“柏堰速度”,完成了量变的积累。
2012年,量变开始转向质变,园区税收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2018年,税收收入突破20亿元,园区实现收支平衡,2019年区县双方收益分成,柏堰科技园由此成为全省首家且*一一家达到收支平衡、实现收益分享的合作园区,为区县经济发展贡献了“柏堰力量”。从2012到2022,这个十年,园区砥砺前行,招商引资下真功,为企服务出真招,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得源头活水来,让企业愿意来,来了大有可为。
有心引水,水也未负人!如今,园区企业突破700家,其中世界五百强投资企业4家、中国五百强投资企业5家,外资企业9家,规上工业企业97家。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构筑起了产业柏堰、活力柏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弄潮儿”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闯出了一番天地。也用实践证明了柏堰科技园在“统一领导、分工合作、收益分享”的区县合作模式下,探索走出的特色发展道路是一条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区县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发展之路、创新之路和幸福之路。
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在“科里科气”的合肥,科技创新已成为这座大湖名城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作为冠以“科技”之名的园区,柏堰科技园肩负经济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的使命,也深知要在转型升级、追赶超越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就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动力,为此,园区坚持创新驱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将创新活力化作前行动力。
“十三五”期间,园区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52.78亿元,年均增长6.8%。园区创新水平也实现了新突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5家,较“十二五”末增加4倍以上,产业园区逐步向科技新城转变。2020年,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这也是园区自主培育的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由产业园区迈向科技新城,既是向“新”而行,也是由“新”到“兴”。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范成贵看来,这个“兴”既包含经济发展兴,也包括民生服务兴,“我们要不断为企优环境,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还要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做好‘百姓贴心人’。”在园区2022年工作部署座谈会上,范成贵如此勉励各部门和四个社区。
十余年间,柏堰科技园由设园之初的城市边缘渐渐融入城市中心,新的面貌、新的使命,转型升级大势所趋,产城融合势在必行。为此,园区多管齐下,一方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并立足实际,推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活水长流”;另一方面,持续开展“亩均论英雄”行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让“底子”厚起来。同时打响“碧水保卫战”,成立派河流域河长制专项行动专班,全力守护绿水青山,让“面子”靓起来,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面向“十四五”,园区将抢抓安徽自贸区建设优势,围绕千亿产值“一个目标”;紧抓一体化、高质量“两大关键词”,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产业创新向高端引领转变、功能布局向产城融合转变、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可持续转变的“三大转变”;明确区县合作发展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安徽省合作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长三角产业升级新标杆“四大定位”。
持续优化存量,狠抓传统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做大增量,聚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高端、打造终端、形成集群。并进一步深入细化,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完善园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一张网”的基础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树立国际化科创社区新坐标。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