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合肥时不我待
高速发展的合肥,为创业者提供了实践细分赛道的各种可能。在社会交通、资源高速流动的当今,创业不再需要离乡背井,本土营商环境、科创实力、人才荟萃,让更多安徽老乡踏实在家门口创业,也同时吸引了更多外乡人来到大湖名城。一座海纳百川、交融激荡的创业之都,正冉冉升起。
他是在校大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创立了自己的无人机科技公司,还助力巢湖蓝藻治理。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在读本科生,张启民2019年9月入学,就读于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攻读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他和伙伴刘小通领衔的团队,主要设计研发有别于传统无人机的复合翼型飞行器。通过社会实践,他们了解到合肥市巢湖水华问题一直是该市环保治理的“关键一环”。2021年9月,他和团队注册成立合肥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于当年11月获得合肥市包河区“智创包河·共赢未来”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及合肥市第十二届“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我们对合肥创业和发展很有信心”,张启民说,合肥拥有良好的科创环境,正在加速形成越来越细致、力度越来越大的政府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体系,尤其是对在校学生创业的强力扶持,提供场地、资金、平台的全方位助力,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试验田。
坐在位于合肥滨湖区金融港16楼的办公室里,韩军透过窗户俯瞰城市,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作为“尚品宫”“辣圈”“韩炉村”“海鲜时间”“金汉亭”“美石记”等餐饮品牌的创始人,已经打拼近12年的韩军,如今拥有了自己的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合肥,成为安徽人海外留学后回乡创业的代表。
2010年,韩军回到合肥,开始尝试创立自己的餐饮品牌。*一个店是“尚品宫”,主要经营韩国烤肉等特色美食。由于有韩国学习的经验,并引入了韩国特色,“尚品宫”在合肥迅速火起来,成为工薪族享受韩国美食的好去处,也成为合肥*初做韩国特色美食的餐饮品牌。
小有成就后,韩军并未停下脚步,相继又创立“金汉亭”“美石记”“韩炉村”“海鲜时间”和“辣圈”等近四十个餐饮品牌,涵盖了烤肉、火锅以及音乐餐吧等众多餐饮业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创立一众品牌后,韩军成立了尚京集团,并依托合肥总部,向全国扩展品牌力。目前,尚京集团办公总面积2万平方米,员工600人,旗下品牌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尚京商学院等七大区块组成集团体系,全国及海外终端门店达8000余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
“我们有个合伙人,准备7月把家搬到合肥”,对于安徽智侒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坤来说,他的团队又多了一名大数据平台资源整合技术伙伴,这对于公司发展,意味着技术力量越来越强。
智侒信目前在位于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的双创园内,李坤说,这里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服务,*主要是创业创新的氛围,还有社区、园区的服务。
目前,智侒信主要从事企业级数据服务,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研发技术,为全国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该公司目前合肥总部员工150余人,并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设立了4个运营中心。创业团队成员可谓来自五湖四海。
“我们这个团队还有点儿意思”,李坤说,来自不同省市的一群人,因为大数据这一行业的共识,聚集到一起,又共同认可在合肥这座城市创业、发展,“着实不容易”。对合肥的创业环境,在李坤看来,如今与刚回来时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想在这个城市里扎根,把我们的公司做好,以后出去代表安徽、代表合肥,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李坤代表团队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期盼。
有一种情绪叫眷恋,有一种信念叫坚守。徐美琴从一名高校毕业生,成为如今眼科诊所企业的总经理,仅仅1年多时间,她成为了区域创业之星,屡获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将“智慧医疗”引入视力防控细分领域,希望通过科技帮助患者改善视力问题。
“我是合肥人,肯定要在家门口创业了”,徐美琴这样表述她在合肥创业的原因。视力防控领域,在国内一线城市已经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技术体系,而徐美琴选择在合肥创业和推广技术,这其中既有在家乡创业的情怀,还有着对安徽市场的一份信念。
2021年2月,徐美琴创立合肥视明猫头鹰眼科诊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她毕业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专业,同时也担任安徽复明低视力康复研究所研究员。在学校的专业技术学习,让她坚定用所学帮助患者复明和提升视力的念头。毕业后,她曾在苏州实习一段时间。“实习时,我发现江苏视光市场发展区域饱和,想着换个城市发展”,徐美琴回忆,回到合肥后一直寻找机会,也在调研市场。细心的她发现,合肥视光行业还不成熟,又了解到合肥政府对创业创新大力的支持政策,于是放弃外出创业的念头,留在合肥创立了视明猫头鹰。
(郝梦瑶 操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今年安徽比较热 但目前没冲上近十年...
安徽利辛:“翠冠梨”飘香助农增收
商议院 我在!我在!我在!……我...
商议院 唐山围殴女子事件,“阅卷...
商议院 *、市长带头“撸串”,...
【橙视觉】寿带鸟:翩然若仙的『林 ...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2-07-15 10:21:09
高速发展的合肥,为创业者提供了实践细分赛道的各种可能。在社会交通、资源高速流动的当今,创业不再需要离乡背井,本土营商环境、科创实力、人才荟萃,让更多安徽老乡踏实在家门口创业,也同时吸引了更多外乡人来到大湖名城。一座海纳百川、交融激荡的创业之都,正冉冉升起。
他是在校大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创立了自己的无人机科技公司,还助力巢湖蓝藻治理。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在读本科生,张启民2019年9月入学,就读于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攻读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他和伙伴刘小通领衔的团队,主要设计研发有别于传统无人机的复合翼型飞行器。通过社会实践,他们了解到合肥市巢湖水华问题一直是该市环保治理的“关键一环”。2021年9月,他和团队注册成立合肥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于当年11月获得合肥市包河区“智创包河·共赢未来”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及合肥市第十二届“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我们对合肥创业和发展很有信心”,张启民说,合肥拥有良好的科创环境,正在加速形成越来越细致、力度越来越大的政府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体系,尤其是对在校学生创业的强力扶持,提供场地、资金、平台的全方位助力,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试验田。
坐在位于合肥滨湖区金融港16楼的办公室里,韩军透过窗户俯瞰城市,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作为“尚品宫”“辣圈”“韩炉村”“海鲜时间”“金汉亭”“美石记”等餐饮品牌的创始人,已经打拼近12年的韩军,如今拥有了自己的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合肥,成为安徽人海外留学后回乡创业的代表。
2010年,韩军回到合肥,开始尝试创立自己的餐饮品牌。*一个店是“尚品宫”,主要经营韩国烤肉等特色美食。由于有韩国学习的经验,并引入了韩国特色,“尚品宫”在合肥迅速火起来,成为工薪族享受韩国美食的好去处,也成为合肥*初做韩国特色美食的餐饮品牌。
小有成就后,韩军并未停下脚步,相继又创立“金汉亭”“美石记”“韩炉村”“海鲜时间”和“辣圈”等近四十个餐饮品牌,涵盖了烤肉、火锅以及音乐餐吧等众多餐饮业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创立一众品牌后,韩军成立了尚京集团,并依托合肥总部,向全国扩展品牌力。目前,尚京集团办公总面积2万平方米,员工600人,旗下品牌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尚京商学院等七大区块组成集团体系,全国及海外终端门店达8000余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
“我们有个合伙人,准备7月把家搬到合肥”,对于安徽智侒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坤来说,他的团队又多了一名大数据平台资源整合技术伙伴,这对于公司发展,意味着技术力量越来越强。
智侒信目前在位于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的双创园内,李坤说,这里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服务,*主要是创业创新的氛围,还有社区、园区的服务。
目前,智侒信主要从事企业级数据服务,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研发技术,为全国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该公司目前合肥总部员工150余人,并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设立了4个运营中心。创业团队成员可谓来自五湖四海。
“我们这个团队还有点儿意思”,李坤说,来自不同省市的一群人,因为大数据这一行业的共识,聚集到一起,又共同认可在合肥这座城市创业、发展,“着实不容易”。对合肥的创业环境,在李坤看来,如今与刚回来时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想在这个城市里扎根,把我们的公司做好,以后出去代表安徽、代表合肥,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李坤代表团队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期盼。
有一种情绪叫眷恋,有一种信念叫坚守。徐美琴从一名高校毕业生,成为如今眼科诊所企业的总经理,仅仅1年多时间,她成为了区域创业之星,屡获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将“智慧医疗”引入视力防控细分领域,希望通过科技帮助患者改善视力问题。
“我是合肥人,肯定要在家门口创业了”,徐美琴这样表述她在合肥创业的原因。视力防控领域,在国内一线城市已经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技术体系,而徐美琴选择在合肥创业和推广技术,这其中既有在家乡创业的情怀,还有着对安徽市场的一份信念。
2021年2月,徐美琴创立合肥视明猫头鹰眼科诊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她毕业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专业,同时也担任安徽复明低视力康复研究所研究员。在学校的专业技术学习,让她坚定用所学帮助患者复明和提升视力的念头。毕业后,她曾在苏州实习一段时间。“实习时,我发现江苏视光市场发展区域饱和,想着换个城市发展”,徐美琴回忆,回到合肥后一直寻找机会,也在调研市场。细心的她发现,合肥视光行业还不成熟,又了解到合肥政府对创业创新大力的支持政策,于是放弃外出创业的念头,留在合肥创立了视明猫头鹰。
(郝梦瑶 操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