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拔节生长
2016年,安徽省政府批准以合肥市包河区为主体,设立全省*一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合肥包河创意文化园名列其中。
如今,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创意文化产业“链”,集聚文化产业人才……合肥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正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一个“科里科气”又充满文化创意的全新生态空间正蓬勃发展。
2019年12月,“安徽*一城区”包河与“杭州经济*强区”余杭签约共建合杭梦想小镇,计划依托滨湖卓越城,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合杭梦想小镇所在的滨湖卓越城,是合肥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核心区,也是全国*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全省首个“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两大基地的核心区。
围绕文化创意主导产业,对标对表长三角先发地区,该核心区已建成40多万平方米的产业集聚发展区。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合杭梦想小镇正凝聚起两地的强大合力,推动两地资源互通、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文创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实践范例。
在示范效应下,园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园区经济开始“加速跑”,据统计,2021年全年实现主营收入470亿元,较上年增加18.9%。几年间,园区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合肥主导产业,壮大合肥经济总量,为合肥GDP破万亿元寻找新增长点,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聚焦新兴文化产业,促使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形成特色规模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弥补合肥在三产方面与先发地区差距。
对标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园区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几年前,一部《美丽化学》的科普作品风靡全国,其背后的团队正是来自合肥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数字创意项目“美丽科学”。
包河区推进“数字包河、文创之区”建设,高标准谋划启动滨湖科创湾建设;建成全国EPG数据信息即时更新平台,覆盖数字电视用户逾2.3亿;蓁叶科技绘本等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长三角区域智慧广电、国家高精尖影视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此外,推进文化创意和金融融合,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先导作用,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投资、交易、风险管理等需求;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围绕文化主线,提升包公园、千年码头万年埠等历史遗存的产业特色;文化创意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差异化的文旅产业。
今年5月,合肥主城区东南的滨湖卓越城,ACG国际文创科技城项目选择在此落子。未来,一座总投资达20亿元的数字创意“梦工厂”,将拔地而起。
“我们将设立一支10亿元规模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的文创科技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投资ACG国际文创科技城项目的艺盟国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新玮表示,合肥的城市特质、包河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而看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的同时,自身产业和地方现有产业基础也高度匹配。
2021年,安徽省为包括数字创意产业在内的十大新兴产业划定“双招双引”路线月,安徽省数字创意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京举办。现场,包河区政府与ACG集团签署意向投资协议书。
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省市区一体化”全方位服务……在包河,区文产办、文投公司牵头,专班推动企业落地、产业导入。围绕要素保障,专员负责,全程“贴身式”帮办代办;紧盯难点堵点,专项调度,拉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各有关部门集中突破,合力推进项目快审批、早落户。
踏着数字经济的节拍,包河区高位推动创意文化“链”式发展。目前已有180多家数字创意企业先后落子。
除空间的更新外,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更加注重内在思维的碰撞。围绕“借转补”、事后奖补、贷款贴息、产业基金四种方式,重点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发展、场景应用等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以此吸纳更多的科技、文化、金融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与产业集聚。
为了让更多优秀人才来到产业园,包河区还不断畅通人才引进通道。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科大科技传播系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推动合工大、国家广电总局三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与企业全面深度对接,实现人才精准流动。
此外,产业园区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合肥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建成招生,加快人才公寓、公租房建设,切实解决高端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