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厂房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盘点2015合肥工业

  2015年,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经信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强化创新驱动,拉高标杆,锐意进取,推动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十强,全年获得国家和安徽省、合肥市表彰荣誉17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民营经济考核*一名、安徽省政府民企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合肥市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合肥市政府工作创新奖、合肥市依法行政考核市直部门*一名,等等。

  实施精准调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主动适应新常态,强化“拐点”调度,精准施策。全年工业总量实现新超越,再进一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位;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安徽省第1位。加强运行监测。通过月度分析会、部门联席会、企业碰头会,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强化三级调控。细化工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科学调度,对标补差,确保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实施拐点调度。对生产呈现滑坡的龙头企业及时跟进、精准施策,通过争订单、降成本、去产能、出新品等举措,有效化解部分企业“生产陡降”现象。

  开展技术改造对标诊断获国家省专项资金30亿元支持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6%,工业投资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其中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2.2%,成为工业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强化政策引导。继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共实施技改重点项目2000余项,完成技改投资5000亿元以上。实施对标诊断。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制订技术改造路径,突出技术改造在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作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的28.8%。谋划催生一批大项目。制定年度工业项目导向计划,近300个项目入库;谋划推进10亿元以上项目194项,计划总投资7441.91亿元。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2015年共获国家、安徽省专项资金近32亿元,其中,9个大项目共获得国家专项基金29.06亿元。

  创立中小企业“转贷基金”民营经济获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一

  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合肥市民营经济考核安徽省*一,获得安徽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适时出台“帮扶十条”。政府建立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财政增信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全年共确定二批困难企业58户,为42户企业提供担保6.72亿元,为37户企业落实贷款5.69亿元,10亿元大湖名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发放到位。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出台《中小企业转贷风险资金管理办法》,年内转贷资金规模已达2.5亿元,累计提供周转资金3.38亿元,帮助47户企业成功续贷。培育壮大小微企业。开展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全年推介1105户优质工业小微企业,新培育认定17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规上企业244户。缓解融资难题。补助312家小微企业贷款贴息6290万元;在安徽省率先开展“四位一体”保证保险贷款试点;开展15场银企对接活动,参与企业750余户,落实贷款139亿元。

  启动“1+13+X”平台建设获中央财政9亿元资金支持

  围绕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抢抓国家建设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契机,努力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条件。成功申创示范城市。在合肥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合肥市经信委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张庆军市长亲自带队赴京答辩,合肥市从全国众多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取得第6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中央财政9亿元资金支持。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合肥市创业创新“1+13+X”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鼓励绿地、讯飞、联宝等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围绕家电、汽车等传统行业,支持一批专业化车库咖啡建设。新认定市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9个,其中省级8个、国家级1个。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开通网上“金融超市”,发行大湖名城创业创新发展基金,探索设立“初创贷”、“初创担”等金融产品,推动众筹交易所、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科学有序发展。

  开展政策“四进”活动全年兑现“线亿元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年先后组织12批次合肥市级财政资金申报工作,兑现资金8.47亿元,受惠企业(含家庭)1220户,单个项目*高扶持金额达1066万元。动态调整新型工业化政策。从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更方便企业申报、更扎实承接国家省政策角度,及时调整完善工业政策,突出对十大重点产业、中小企业融资、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内涵改造等重点工作支持。全面宣传解读政策。利用传统媒体,借力新兴媒体,扩大工业政策覆盖面、知晓度和影响力。积极开展送政策“进县区、进园区、进乡镇、进企业”四进活动,共组织30余场政策解读专场。编制印发《2015年新型工业化政策汇编》3000多本,覆盖13个县市区的2000多户企业。加快资金兑现。简化项目申报受理流程,增加项目申报频次,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实施“一对一”精准调度十大重点产业竞相发展

  发挥合肥市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办的统筹调度作用,以“十个一”和“三个融入”为抓手,由市领导“一对一”精准调度。提请合肥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以“派单销号”方式全年解决大项目建设问题93个。坚持规划引领。语音、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规划正式印发。光伏、智能制造等6个产业规划完成评审。打造产业基地。成功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应急安全产业基地,省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蝉联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年组织县区共166个亿元以上项目分批集中开工,引进东湖高新、德电新能源汽车、惠科整机等项目,开工建设欣奕华机器人、北大未名抗体药、讯飞语音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燃气轮机产业化等项目。

  “试点市”蜕变“示范市”主城区2万个免费WiFi热点投入使用

  2015年合肥市从全国104个试点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市”、“宽带中国”示范市。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提请合肥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若干意见》,《合肥市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无线年)》,积极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推动三大电信运营企业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启动主城区公共场所无线WiFi免费全覆盖工程,首期2万个热点已建成投入使用。推进“三网融合”。先后启动文化资源共享、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在部分县区开展了IPTV、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接入等试点。创新示范应用。利用合肥市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产业技术优势,推动信息产品示范应用。三孝口智慧城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等24个项目成功入选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聋易通等3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率先实施“万千百”工程合肥工业云平台上线运行

  将“互联网+”行动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全国首创实施“万千百”工程。建设万条数字生产线、千个数字化车间和百家智能工厂。全年新认定38家数字化车间、3个智能化工厂、71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试点。首批5家企业通过工信部管理体系贯标验收,总量居全省之首。新推荐6家、11家企业分别进入2015年国家试点和省级试点。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200户中小企业开展“翔计划”网络营销业务;正式上线全市工业云服务平台,入驻企业超过2000家,为中小企业提供各项基于互联网的服务。

  企业质量再上台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国*一

  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全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35个、市级50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量位于全省*一。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74家,其中国家级34家、省级194家、市级14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继续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一。推动企业质量上台阶。修订《合肥市品牌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全年新增58个市级品牌示范企业,品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上企业销售收入50%以上。全年新增4个国家优秀QC小组,2个国家信得过班组,21个安徽省质量奖。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全年组织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5个、地方标准制订项目7个,帮助已颁布的6个国家标准、38个行业标准申报获得省58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工业设计城投入使用国家级工业设计“零”突破

  加快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工业设计成为合肥市高新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切入点”。加快建设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合肥市蜀山区工业设计城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建成,目前已与30多家工业设计企业成功签约,近10家企业正式入驻。开展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组织2家企业申报并成功荣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称号,实现零的突破;组织9家企业成功申报安徽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占安徽省新认定总数的28%;在全省率先出台《合肥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全年新增74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提升工业设计影响力。成功举办第三届“帝度杯”工业设计大赛,组织合肥市企业参加安徽省“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积极展示合肥市工业设计成果。

  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荣获合肥市工作创新奖

  建立光伏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荣获政府工作创新奖。加快推广应用。推进合肥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并网光伏电站159.5MW,全市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430MW,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创新扶持举措。牵头设立“家庭光伏电站贷款信用保证资金池”,打通农村光伏“户企合作”模式的“*后一公里”。 发布《2015年度光伏地产品目录》,启动光伏发电节能量交易平台建设,将光伏应用项目纳入2015年度节能考核、有序用电和合同能源管理补贴范围。推进项目建设。组织17个光伏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20亿元。协调推进一批屋顶电站、渔光互补、光伏大棚、光伏示范村等项目开工建设,500户光伏扶贫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加大招商力度。积极邀请四川通威、常州天合等国内光伏重点企业来肥投资,促成通威集团1GW电池扩产项目、常州天合光能600MW组件项目落户我市。阳光电源与韩国三星合作共建的储能项目在合肥高新区开工建设。

  “中国声谷”彰显品牌形象语音产业园突破35万平方米

  围绕“十亿用户、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深化部省市合作共建机制,全年语音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180%。加快语音产业园建设。目前孵化园内研发中心楼主体结构封顶,产业孵化器、教育大楼、员工公寓等配套设施陆续开工建设,技术核心园26层讯飞语音云大厦将于近期封顶,产业园建筑面积将突破35万平方米。不断拓展示范应用。落实专项配套资金,推动语音技术在我市教育、公安、社会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安排1.43亿元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二期)、合肥市警务智能语音云平台(二期)、智慧课堂、语音病历、语音12345市长热线个试点项目。面向全球招商。赴北京、深圳、台湾等先发地区开展专项推介活动,举办“中国声谷招商推介会”、“智能语音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十余场,集中宣传国家级语音产业基地和“中国声谷”品牌形象。全年新增入园企业27家,达成意向企业200家,涉及智慧城市、语音呼叫、汽车电子、智能穿戴、在线教育等领域。

  实施智能制造“2345”工程谱写“中国制造2025·合肥篇”

  围绕机器人、轨道交通、3D打印等装备制造,推动核心元器件研发与智能装备应用。做好规划引领。完善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2345”重点建设任务,明确发力点。编制发布《合肥市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和产品目录》,目前我市已有20多家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地铁1、2号线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帮助解决合肥南车产业链配套完善、雄鹰科技搬运机器人土地、井松自动化土地拆迁等问题,推动德电新能源汽车、合肥中航等项目建设。加快再制造集聚区建设。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引进盾构关键部件再制造项目,加强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建立再制造技术交流。

  启动三大节能平台建设获安徽省政府1100万元支持

  加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2015年,合肥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6.44%,超安徽省下达指标任务5.44个百分点。评为安徽省“节能综合性示范城市”,连续获得安徽省政府表彰奖励。倡导低碳绿色生活。开展节能宣传周百项节能低碳宣传活动,活动规模、规格和影响均为历年之*。特别是环巢湖低碳骑行活动,首次由官方组织,首次将骑行与低碳环保相结合。实施“五大”重点节能工程。拟定《2015年合肥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节能技术改造、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和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等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启动“三大”节能平台建设。加快推动节能量交易平台、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城市楼宇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开展在线交易、在线监管、在线节能技术等服务。

  带领企业开拓西部市场第九届家博会国际化水平提升

  成功承办家博会、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展会,发挥工业会展平台作用,拓宽合肥市工业产品销售渠道。举办中东沙迦大市场推介招商会,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重点光伏企业赴西藏、青海等地开拓市场,推动合肥市光伏产能辐射国内西部地区。特别是承办的第9届家博会,与“互联网+”、小微企业“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元素有机结合,体现了专业化、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绿色化等特点,参展人数和规模创历年之*。安徽省、合肥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要求探索中德共办模式,打造国际化家博会。

  多方位展现合肥工业发展亮点,营造工业发展浓厚氛围,增添精神动力。首推《产业*一线》节目。联合合肥电视台,率先推出产业专属电视栏目《产业*一线》,展示合肥市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开辟《合肥工业进行时》栏目。全年共录制节目150余期,深度宣传工业发展新动态,展示“工业立市”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成果。扩大合肥工业微信推送范围。及时发布工业经济产业政策和热点新闻,提供政策资金兑现查询功能,全力打通服务“*后一公里”。全年主动推送服务信息近1400条,关注的企业用户超过6500个。

  开展“三乱”治理全年为企减负21.96亿元

  发挥市减负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扎实开展企业减负、维权、服务、宣传等重点工作。依法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全年共为企业减轻负担21.96亿元,为历年来减负力度*大。开展“三乱”治理。定期组织开展治理“三乱”工作检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全年共督查项目89个,巡查项目627个,督促整改各类问题1405个。开展减政放权工作。实行权力、责任、涉企收费“三项清单”制度,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市本级仅保留95项。

  加强区域合作演绎上海合肥新版“双城记”

  主动融入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上海合肥两市区域经济合作,积极与合肥经济圈内城市开展产业合作。演绎上海合肥新版“双城记”。借上海合肥两市开展双城全面战略合作的东风,积极对接上海市经信委,借鉴复制上海自贸区政策举措,加快推进合肥·上海现代产业园建设,推动我市家电、汽车、装备等产业更快融入到长三角产业体系。深化互联网金融合作,吸引上海相关企业来肥投融资布局,在企业层面开展并购、合资、参股等重组活动。成功联合举办工业产品供需对接、长三角品牌建设等活动,上海家电展览会、上海光伏展等会展合作取得新突破。推进合肥经济圈同城化建设。会同淮南、定远、六安等合肥经济圈城市,积极推进直供电试点、标准化厂房、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合作。组织我市企业在合肥经济圈城市投资建设了一批工业项目,在建、在谈项目超过30个。参与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一体化合作。签署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群深化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联合发展静脉产业园。

  坚持电话慰问制度全年走访慰问老干部1500人次

  以服务离退休干部为工作立足点,积极打造老干部满意的服务型团队,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正能量。做好服务保障。坚持电话慰问制度,加大走访慰问力度,全年累计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1500多人次,平均每一位老同志慰问达2次以上。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健康普查,对因病致困、符合帮扶条件的21位老同志给予大病救助,对特殊困难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给予困难帮扶。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开办太极系列、电脑操作等14个教学班,成立书画摄影、形体舞蹈等7个文体活动小组,举办离退休老同志迎春联欢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书画摄影展、服装表演、书画笔会、艺术采风等一系列文体交流活动。展示老干部时代风采。开展“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网上活动,先后十多次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资助优秀贫困生活动。

  坚持数字化督查制度年度依法行政考核获市直部门*一

  为扎实高效完成合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层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建立监督机制,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将重点工作、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作风“三结合”,整个机关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工作气氛和谐。数字化督查。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把各项重点工作量化、细化,每周一在主任工作例会上进行督办通报,每周完成工作由原先20多项增加到100余项。网站公开。每周对各处室工作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委网站、合肥工业微信等进行发布,每月进行考核公示,实行阳光政务,有效促进机关政务公开和作风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和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管理、行政权力事项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涉法事项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得到规范化落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0551cf.com/index.php/post/10736.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盘点2015合肥工业” 的相关文章

在线支付

在线支付

在线支付:支付宝账号:13524678515 姓名:葛毅明 支付费用: 汇到私人卡号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营业部金城支行卡号:95599 8066 0171 5257 11     持卡人:葛毅明 付到公司账户公司名称:上海正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开户银...

合租小面积厂房仓库用于存放设备

合租小面积厂房仓库用于存放设备

合租,我公司设备尺寸只有6m*1m*1.5m 占地面积小, 后期将增加设备,价格可再增加, 可合租或者按我方所放设备销售收入收取。联系人: 查小姐 电话: 13966780114  ...

庐阳区三十岗楚郢3亩单层厂房出租

庐阳区三十岗楚郢3亩单层厂房出租

庐阳区三十岗楚郢,层高:一层,面积:3亩,交通:乖坐公交车24、300到成龙村下,政策:优惠政策联系人: 王女士  手机: 15956920335  电话: 0551-5712820...

新站区临泉东路月亮湾小区700平米食品厂转让

新站区临泉东路月亮湾小区700平米食品厂转让

临泉东路月亮湾小区,原食品厂,含院子,现有一台环保锅炉、两台高速压面机、一台和面机、一台烤炉、150套蒸笼,以及全套生产生活设备转让。均为九成新。令含馒头、面点技术也可转让。联系方式:13524994560...

合肥市肥东县龙岗工业园区现有标准厂房、办公楼、仓库对外出租

合肥市肥东县龙岗工业园区现有标准厂房、办公楼、仓库对外出租

新建标准厂房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新城经济开发区,现有新建标准厂房7500平方米,办公楼5200平方米,水电齐全,交通便利,部份厂房带5吨行车,价格面议,本开发区政策优惠,厂房可适用于各种加工生前行业,可分幢出租,欢迎电询及实地参观。联系人:黄先生  手机:13739289805,1395513...

8000平方米标准带行车单层厂房出租

8000平方米标准带行车单层厂房出租

办公楼:共4层,每层400平米,一层未分割,可作车间。中等装修,框架结构。2、3、4楼为分割后的办公室。 车间:共4栋,共6000平米。相互连通未分割,钢架,带行车(*大10吨)。内配大型立车、剪板机、卷板机、各类车床、铣床、刨床、万能磨床、摇臂钻、数控线切割机床、氩弧焊机、电焊机...